LOT 8072
蕭云從 崔華詩意圖卷
拍賣會
上海嘉禾2023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專??場
《禾風》—— 中國重要書畫夜場
圖錄號
8072
作??者
蕭云從
尺??寸
29×420cm?約10.9平尺
估??價
RMB18,000,000~22,000,000
成交價
RMB30,475,000
拍品信息
作者
蕭云從
尺寸
29×420cm?約10.9平尺
質地
設色紙本
形式
手卷
年代
1664年至1665年作
款識
題識:予友太倉崔華不凋,畫翎毛花卉甚工。尤善詩,其警句云“一寺千松內,飛泉屋上行”,又“此中枕簟客初到,半夜梧桐風起時”,頗與畫意合。常欲寫其意,而不敢妄擬。后見徵明秋山圖,大有會心,未識合其詩意否也??滴跫壮角锶諏懫?,至乙巳冬止,計一年有余始畢工。云從識。
鈐?。菏捲茝?、尺木
鑒藏?。呵¤b賞、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重華宮鑒藏寶、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石渠定鑒、寶笈重編、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
備注
蕭云從,字尺木,號于湖老人、無悶道人、默思。安徽蕪湖人,明末清初蕪湖著名畫家,姑孰畫派創始人。明崇禎九年、十五年兩科副貢,不就銓選。入清不仕。精六書、六律,工詩文,善山水,得倪、黃筆法,晚年自成一家。清快可喜。兼長人物。生平所畫太平山水圖、離騷圖,好事者鏤板以傳。
★此件拍品需要特殊號牌

此中枕簟客初到 半夜梧桐風起時——石渠寶笈著錄蕭云從《崔華詩意圖》
一、蕭云從,字尺木,號默思,又號于湖老人、無悶道人、晚號鐘山老人。安徽蕪湖人,曾加入復社,入清不仕,"篤志繪事,寒暑不廢",為姑孰畫派創始人。小他14歲的漸江早期也受蕭云從的影響,所作山水與梅花與蕭云從酷似。
崔華為蕭云從好友,沈德潛《國朝詩別裁小傳》記“崔華,字不調。江蘇太倉人,順治十七年舉人。性孤潔,工詩,清迥自異”,蕭云從是為崔華警句“一寺千松內,飛泉屋上行”,又“此中枕簟客初到,夜半梧桐風起時”而創作的畫配詩長卷,以表達對好友詩才的敬意。從康熙甲辰(1664年)秋日起,至乙巳(1665年)冬至,整整創作了一年之久,可見其創作的嚴謹認真態度。
蕭云從于順治五年(1648年)創作的《太平山水圖》43幅,為其代表作,并木刻成版畫大量流傳,在當時影響深遠。在繪制《太平山水圖》中,蕭云從所用方筆折線居多,可能是便于木刻印刷的方便。而在本卷《崔華詩意圖》中用筆相對圓潤厚重,方筆較少。其一原因題跋中寫道“常欲寫其意而不敢妄擬,后見文徵明〈秋山圖〉,大有會心,未識會其詩意否也”,由此可知蕭云從是參酌了文衡山的筆意而創作了此長卷,用筆圓潤當在情理之中。其二崔華詩句表達一種空寂禪意的境界,是古代文人向往的隱居生活,在繪畫長卷中,蕭云從運用了多種藝術特色和手法。首先,他以細膩圓潤的筆觸描繪了山水之美,將崔華詩歌中的自然風光呈現得淋漓盡致。其次,他運用了中國畫特有的留白手法,使畫面更加空靈深遠。此外,他還通過獨特的構圖和色彩運用,將崔華詩意圖中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他的畫作不僅展示了崔華詩歌的情感和意境,也展現了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和感悟。他的繪畫作品不僅具有藝術價值,也具有獨特的文化意義。
《崔華詩意圖》被編入清宮《石渠寶笈續編》(重華宮藏),阮元是《石渠寶笈續編》十位編撰人之一,他寫的《石渠隨筆》中所點評之畫均簡明扼要,對此卷這樣點評“蕭云從畫崔華詩意,設色較他卷為厚潤”,點評及其到位,真為知畫者所言!
二、此卷的流傳過程,我們知道清宮所藏的藝術瑰寶被溥儀以賞賜溥杰的名義大量帶出宮外,因此《蕭云從崔華詩意圖》長卷也著錄在《故宮已佚書籍書畫目錄四種·賞溥杰書畫目》中,之后因日本投降,溥儀被蘇軍扣押,遺留在長春小白樓中的大量清宮書畫被看守的國兵哄搶,楊仁愷先生畢生都在關注這批遺失清宮書畫的動向,在他所著的《國寶沉浮錄》(1991年上海人美版)中記載此卷,為“迄未發現”,可見此卷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之前一直秘藏于某國兵后人之處。而新近出版的《國寶沉浮錄》(手稿彩圖典藏本)(2024年1月)中已收錄《蕭云從崔華詩意圖》的高清彩圖,因此蕭云從這一晚年精品力作得以重現人間,是為可喜可賀之事!
三、清宮《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共有三編,分別初編于乾隆十年(1745年),續編于乾隆二十八年(1793年),三編于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而石渠三編中鈐印格式最為規范嚴格的是續編,此卷乾隆帝璽蓋有八方,嘉慶和宣統帝璽各一方,起首騎縫章三方分別是“石渠寶笈”、“石渠定鑒”、“寶笈重編”、和上方的“乾隆御覽之寶”,手卷中段蓋殿座章“重華宮鑒藏寶”,卷尾蓋“乾隆鑒賞”和連珠印“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鈐印格式次序和清宮其他手卷完全相同!附清宮帝璽印譜和此卷鈐印對比圖如下:
《崔華詩意圖》是蕭云從繪畫生涯中的杰作之一,它展現了詩人與畫家之間的默契與融合。這幅畫作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更是一幅承載著歷史、文化和思想內涵的珍貴文物。它見證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輝煌與傳承,也為我們提供了對自然與人生、詩歌與繪畫之間深刻思考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