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8070
八大山人 擬倪云林筆意
拍賣會
上海嘉禾2023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專??場
《禾風》—— 中國重要書畫夜場
圖錄號
8070
作??者
八大山人
尺??寸
124.5×58cm?約6.5平尺
估??價
估價待詢
成交價
RMB65,090,000
拍品信息
作者
八大山人
尺寸
124.5×58cm?約6.5平尺
質地
水墨紙本
形式
立軸
款識
題識:八大山人寫。
鈐?。汉螆@、驢、遙屬
鑒藏?。翰苋苤?、留真館清玩、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大風堂漸江髡殘雪個苦瓜墨緣、朗盦所藏
張大千題簽:八大山人。
備注
說明:曹溶、林朗庵、張大千、王方宇、方聞鑒藏。
展覽:“承古融今 星漢燦爛—中國嘉德藝術品拍賣20年精品回顧展”,中國國家博物館,2013年11月10日-30日。
鑒藏者簡介:
1.曹溶(1613-1685),字秋岳,號倦圃,秀水(今嘉興)人。明崇禎十年進士。官御史。清順治初授原官,遷廣東布政使,降山西陽和道。工詩、精鑒別,善書,收藏書畫極豐。有《金石表》、《靜惕堂詩集》等。
2.林朗庵(1897-1971),名熊光,號朗庵、磊齋,室名寶宋室。臺灣人,早年留學日本,經營實業。精于金石書畫的品鑒收藏,近年,齋中藏品屢屢見于公私收藏,種類繁,品質優,目力與實力兼具,堪稱近代收藏大家。
3.張大千(1899-1983),名爰,一名季,又名季爰,一度為僧,法號大千,又稱大千居士,四川內江人。善孖弟。大千少年才俊,從梅庵、農髯先生游,泛讀石濤、八大真跡,得其真髓,臨摹幾可亂真,與齊白石有“南張北齊”之稱。作山水、花卉、鳥獸皆精妙,特擅寫荷,名重當時。晚年作潑墨潑彩山水,為一代藝術大師,徐悲鴻稱其為“五百年來一大千”。
4.王方宇(1913-1997),北京人,1936 年畢業于北京輔仁大學教育系。1944 年赴美讀書,曾執教耶魯大學、西東大學。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從張大千手中獲藏20余件八大山人作品,遂積數十年精力投入對八大山人作品的搜求及生平與藝術的研究,總計共得八大山人的書畫作品70多幅、珍貴書畫照片1000多幀,不僅數量,題材也是近代收藏八大作品的藏家中最為豐富的。他對八大山人的研究可謂細致入微,書法、畫押、分期,面面俱到,因此成為海內外最重要的八大山人書畫藏家與研究者之一。
5.方聞(1930-2018),上海人。自幼師從書法家、教育家李瑞清(1867-1920)之侄李?。?881-1956)學書法、繪畫及古文,天賦異稟,少年成才。1948年負笈美國,進入普利斯頓大學研讀西洋史與藝術史,先后擔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普林斯頓藝術博物館主席(主任)、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國繪畫部特別顧問等職務,在中國書畫的鑒賞與收藏方面建樹頗豐。
★此件拍品需要特殊號牌

空谷傳音 大道至簡——八大山人《擬倪云林筆意》
余秋雨曾把八大山人和詩人屈原、歐洲天才畫家凡·高相提并論。在八大的作品中,凝聚著一種西方人推崇的宗教般的大悲劇,以及孤獨產生的審美震撼。本幅《擬倪云林筆意》,水墨紙本,八大山人正以超邁冷雋之氣,雄暢渾厚之筆,描繪出一處江天渺遠、寂靜禪意的世外之境。
畫面題款及印章
八大山人題款及其印章
畫面中有“八大山人寫”五字題款,題款下方有“何園”之印,畫面左下角鈐有“驢”“遙屬”兩印。
八大山人一生更換多次名號。六十歲以前,他用的是傳綮、刃庵、驢屋、個山等名號?!鞍舜笊饺恕边@一名號,最早見于創作于康熙二十三年的《雜畫冊》,而他專用八大山人署款的,要在六十歲(1686年)及以后了。
畫面左下角鈐有“驢”的印章。據八大山人研究權威王方宇先生在《八大山人生平與藝術》中的考據,八大在1681年至1684年用此別號,但不見于1684年后,直到十五年后,即1699年才復被使用。同時,據蕭鴻鳴先生《八大山人款印說》,“何園”一印,是八大山人1699年開始使用的款和印。由此可見,此件作品為八大山人晚年山水精品之作。
鑒藏印
右下角五印分別為:“曹溶之印”“留真館清玩”“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大風堂漸江髡殘雪個苦瓜墨緣”“朗盦所藏”。畫面所鈐眾多印章,見證了此件八大山人《擬倪云林筆意》的鑒藏之路。此畫初為明清之際著名的文人、學者、藏書家、鑒賞家曹溶所鑒賞。畫面中還有張大千“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大風堂漸江髡殘雪個苦瓜墨緣”,兩方印見證了大風堂堂主張大千亦曾賞玩此畫;“朗盦所藏”為臺灣著名收藏家林朗庵之收藏印,此畫曾被這位近代收藏大家收入囊中。
此幀舊為美國學者王方宇所藏,王先生是近代八大山人研究權威,也是近代最著名的八大山人作品收藏家,所收八大山人書畫數十件,立軸、手卷、冊頁形式多樣,山水、花卉、魚鳥、走獸、書法內容種種悉備,而且保存精良,質量俱佳。此外,國際著名的美術史家和文化史學家、藝術文物鑒賞專家、教育家方聞先生亦收藏過此畫。此圖紙墨如新,讀之令人神暢,又有眾多藏家鑒藏,極為珍貴。
仿倪瓚筆意
若將董其昌視為八大山人山水畫繪畫理念及創作初期的引導者,而倪瓚則是對八大山人晚年階段頗具影響力。倪瓚,字符鎮,號云林、云林子等。江蘇無錫人,元末著名畫家、詩人,為元四家之一,也是元代繪畫“高逸”風格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明代文學家王世貞曾評價倪瓚曰:“元稹極簡雅,似嫩而蒼。宋人易摹,元人難摹,元人猶可學,獨元稹不可學也?!庇纱丝梢?,倪瓚繪畫的絕妙與高深之處。而八大山人對倪瓚山水畫的追摹可以說是貫穿了山水畫創作的整個歷程,其對倪瓚評價曰:“倪迂畫禪,稱得上品上。迨至吳會,石田仿之為石田,田叔仿之為田叔,何處討倪迂也?”這與王世貞“獨元稹不可學也?!敝Z有異曲同工之妙。
此幅《擬倪云林筆意》中,八大山人對倪瓚的追摹主要體現在構圖、筆墨及其畫境等方面。
構圖
畫面總體布局采用的是倪瓚典型的“三段式”構圖,近處為山石坡陀,幾棵林木矗立其上,枝葉蕭蕭,顯出荒疏之意。畫面中景為積水空明,畫面上段,繪半邊懸崖聳石,崖邊置一空亭,遠山起伏映帶,隨渺渺水面,逐漸消失于虛空之中。畫面有簡遠天真之氣,顯然是八大山人對倪瓚山水畫摹寫學習的基礎上創作而得。觀察八大山人一生的山水畫作品,都能看到倪瓚對他的影響。此外,畫面構圖又似乎活用了“馬一角”“夏半邊”的遺法,而呈現出新的體悟和理解。
筆墨
是幅運筆用墨皆以淡為法,凝練的線條勾勒出坡石雜樹、遠山空亭,淡墨清潤,染出山石體積,干筆皴擦,帶來寂靜蒼秀之感,濃墨寥寥,于畫面中有點睛的效果,在這干濕濃淡、虛實相生中,逸氣橫生,極富韻味。
八大山人一生的繪畫作品極少著色,而騁游于筆墨境界的研究,八大山人晚年變法,于藝術的純真、純粹有了新的體悟和理解,對倪瓚的筆墨語言亦愈加推崇。在一幅《仿迂道人山水》上,八大山人亦有自題:“董、巨墨法,迂道人尤嫌其污,其他何以自處也?要知古人稚處,今人便以為不至,漢老同學以為何?癸未禊日?!惫镂礊?703年,是八大山人卒前兩年,在題跋中他談到,南宗之祖董源墨法尤為倪瓚“嫌其污”,從中可見倪瓚墨法之沖淡淳雅,高潔非常,也從另一方面展示出八大山人對倪瓚平淡潔凈的筆墨取法路徑。
樹法
縱觀倪瓚傳世作品,可以看出,樹木尺寸大都占據畫面的相當比例,成為倪瓚一鮮明的個人繪畫特色。在八大山人的繪畫中,亦繼承了這一特點,幾棵蕭蕭古樹幾乎占據了畫面一半的空間,似乎比遠方的山石還要高,“靜、簡、幽、寒”的筆墨逸氣上追宋代李營丘,顯現出“古淡天真”的畫面意趣。
畫境
畫家似乎寫一地老天荒之景,營造了一個“蕭條淡泊、閑和嚴靜”的藝術意境,枯索荒寒的畫面風味,不禁讓人聯想起元代畫家倪云林淡逸疏朗的韻致。
在中國畫史上,元代繪畫由宋時重理而轉向尚意,由質實趨向虛靈,由此創造一個有生命的、內在“真實”的世界。山水何以有性?畫家內在生命真性之揭示也。八大山人畫面的呈現,便是他內心世界的彰顯,遠山空亭,正是觀者由外在表象進入進入畫家內心世界的一把精神之鑰。
當我們站在畫面前欣賞此畫,即便跨越百年,我們仍然被帶入到畫家的視角,成為安靜站在樹下的“待渡之人”,與他一同凝望浩浩江水對岸、遠方山石上矗立的空亭。在中國文化中,空亭就是等待的象征。在倪瓚的繪畫中,便常常出現空亭,空亭虛而待人,呼喚他的幽人前來。八大山人畫中的空亭亦是如此寂寞,他與云林相隔百年,他一定讀懂了云林的漂泊,讀懂了他的寂寥和等待,更明白他的無可奈何,產生了靈魂深處的理解和共鳴……
跨越時空的惺惺相惜
八大山人作為明代王室,作為沒落王孫,更有著常人無法承受的壓力和痛苦。從錦衣玉食的明宗子弟到無立錐之地的遺民,歷史的車輪轟隆隆的碾壓而過,個人的抗爭和自救只能被無情碾壓為塵埃。帶著國破家亡的切膚之痛,他以手中的畫筆宣泄心靈深處的巨大痛苦。
李苦禪在《讀八大山人書畫隨記》中曾說:“甲申之變不只在中國歷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也給八大山人帶來了國破家亡之痛。其藝術內向探索的結果,使他悲憤凄涼的心靈像一面寒光逼人的鏡子,在在極凝練的形象、極菁萃的筆墨之中,得到深刻的體現。那是徘徊悱惻的吁嘆,是內心深谷巨壑里隱隱的呼喊,因此在冷逸的表象中蘊含著奔突的熱情。他的畫之所以感人,就在于其筆墨真正能形其哀樂,非為畫而作?!?br>八大山人對倪瓚的追摹,或許與兩人相似的人生經歷不無關系。八大山人頓挫波折的人生歷程令人不忍,而倪瓚也有相似跌宕的命運。據其生平系年記載,倪瓚出生于朝代更疊、社會動蕩的元末明初之際,但其家族為當地富戶。28歲前,倪瓚在兄長的教養庇護下度過了閑適的少年階段,他刻苦讀書,注重自身修養,28歲后,其兄長、母親接連去世,原本依靠兄長享受的特權隨之淪喪殆盡,淪為一般的儒戶。
倪瓚不諳世俗之事,“唯嗜蓄古法書名畫”,而對打理家業、田產皆不擅長,家庭經濟日益困頓,最后于無奈之下變賣田產,棄家出游,以一葉扁舟,漂泊于澹澹太湖。晚年的倪瓚信仰歸屬佛教,選擇了“逃于禪”、淡然于世的人生態度,在貧困潦倒、疾病纏身后逝世,落下一生的帷幕。
觀倪瓚與八大山人的人生經歷,二人確有許多相似之處:皆出身于優渥的家境,都生活在王朝動蕩的年代,遭遇了突如其來的人生變故,于是投身禪道,有著高潔的人生追求……相似的經歷使得八大山人對倪瓚更有知己般的情感。八大山人曾居住于“寤歌草堂”,“寤歌”典出《詩經·衛風·考盤》:“獨寐寤歌,永矢弗過?!币庵^獨寐獨歌,不與人相過從也。這是八大山人晚年的心境,也是他對倪瓚情有獨鐘的原因之一。
“哭之”“笑之”——八大山人的心路歷程
正如前文所言,“八大山人”是朱耷六十歲以后最常使用的號,是其在歷史長河及中國藝術史中標志身份的獨特符號。他的落款方式極為奇特而引起后人無限猜想,張庚在《國朝畫征錄》中提到:“余每見山人書畫,款題‘八大’二字,必聯綴其畫;‘山人’二字亦然,類‘哭之笑之’字意,蓋有在也?!笨蘅扌π?,瘋瘋癲癲,八大山人痛苦的人生滿是無奈和感傷,墨點無多淚點多,不禁讓人唏噓感嘆。
由“哭之”到“笑之”,八大山人的題款形體經歷了由作兩彎如,到“八”字作兩點如“ハ”的轉變。下圖收集展現了八大山人從64歲至75歲的題款變化。從中可以看到,八大山人落款作“兩彎形”是在七十歲以前,在七十歲以后作“兩點形”。其次,在1690年至1694年的五年間,八大山人“兩彎形”題款亦悄然發生變化,“八”字兩筆間的距離由近到遠的變化,仿佛緊皺的眉頭逐漸舒展的形態,而1696年后,兩點如“ハ”的轉變,或許正映射了八大山人的心態正在逐步發生改變。
恰如北京大學朱良志教授所言:“1690年前后,八大山人由‘憤怒的八大’漸轉而而‘幽淡的八大’。此期八大由對故國的思念轉變為對人類命運的思考,由激烈的遺民情感沖蕩,發而為對人存在意義的追尋?!?br>三十二年的禪林生活經歷,八大山人早年國破家亡的憤懣之情,在長久的歲月中或許已逐漸淡去,而追求極“凈”至“真”的境界,超脫出“無我”“無時空”的獨特“心象”。無論是單腳獨立、冷眼向人的小鳥,亦或見過獨鳥棲孤枝的清冷世界,還有翻著白眼的小魚、躍然出水的菡萏以及寂寞的江岸……他的一生都在用畫筆回答何為生命真實的問題,八大山人的繪畫愈加明凈高潔,令人產生“恍如身臨其境”的感覺,升華出一處色相皆空的晶瑩世界,一處足以慰藉自我性靈的天地。